從現(xiàn)有的SAT考試月份和推薦頻次來看,對大多數(shù)10年級暑假開始,托福成績95+分的學生來說,通常會經(jīng)歷3次SAT考試。
#掃碼了解考情或課程噢#
在分析具體考試場次之前,先談一下大多數(shù)高中生參加SAT考試的前提共識:
1、托福分數(shù)95+分
這是我們通過測試和數(shù)據(jù)積累后,給出的建議。通常來說,高一(10年級)搞定托福,高二(11年級)搞定SAT,高三(12年級)搞定申請;如果托福成績在10年級上學期或更早達到105+分或更高成績,則可以提前開始SAT準備(我們目前的記錄,是能力上乘的8年級學生準備SAT考試,最終1500+甚至1550+分);
2、制定合理的分數(shù)預期
早在上一輪SAT改革,我們根據(jù)2016年-2022年的考生成績數(shù)據(jù)(疫情三年考生銳減,更多是2016-2019年的成績數(shù)據(jù)),得出了一個符合90%以上中國籍考生,托福和SAT成績換算公式,便于家長和考生們第一時間預估自己的成績。即在考生正常發(fā)揮(非超常或掉鏈子)情況下,托福與SAT的經(jīng)典成績換算公式如下:
SAT成績=托福成績*10 + 400分;誤差值,加減20分;
好消息是,根據(jù)現(xiàn)有的SAT考試機考出分,這個分數(shù)預估換算公式,依舊成立。由此,建議學生及家長按照學生的實際托福(語言基礎)制定合理的分數(shù)預期。一旦脫離實際,設定過高的分數(shù)預期,容易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挫折感;
3、對SAT的難度有正確預估
這一點,也是我們每次都和家長及學生強調(diào)的:
SAT考試是目前高中生所要面對的最具篩選功能的出國留學考試,沒有之一(ACT機考因為太多學生做不完,反而失去應有的篩選功能)。因此,SAT考試回歸后,希望學生、家長乃至從業(yè)人員都要對這個考試有起碼的敬意。
用一位同行老師的話說,“現(xiàn)在流行的“機考簡單”的說法是有一定誤導性的,會讓備考的學生放松警惕,認為輕松備考就能取到目標分,失去了對這個考試的敬畏。我給學生的建議第一句話就是‘保持謙遜’”。
談過前提共識后,我們來談一下高中生通常會經(jīng)歷3次SAT考試:
1、首考,10年級暑假的8月考試為主
目標成績:按托福成績預估1400+/1500+分;
具體分析:盡管10年級暑假不是學生高中階段語言能力最強的時間點,但確實大多數(shù)學生備考SAT最投入、士氣最高、時間也最充分的一次。因此,需要同學們格外重視。所謂一鼓作氣、再而衰、三而竭。這個階段,對SAT的新鮮感是最強的,且活動類的干擾相對較小,不像11年級的暑假,所有事情堆疊在一起??梢哉f,8月的考試,也是為大多數(shù)學生的SAT成績定了基調(diào);
2、中期考試,11年級上學期的12月或寒假后的3月考試為主,
目標成績:按托福成績預估,爭取比首考再提升一個分數(shù)段,30-60分;
具體分析:8月SAT有了基本成績后,很多學生會轉(zhuǎn)而忙其他的事情,同時進一步夯實語言基礎;所以8月后,馬上繼續(xù)參加10月SAT考試的非應屆學生很少。很多學生會把中期考試,定在12月或來年3月;同時,也會有一些沒有參加8月SAT考試的學生,把首考定在12月。
對于已經(jīng)參加過8月SAT考試的學生來說,我們主要推薦來年3月二考,理由有二:一方面,學生的語言積累,正常都是需要4-6個月才能有相對提升的,這個階段,多讀幾本書,多看一些雜志,比單純備考更見效果;另一方面,對大陸學生來說,3月考前,有寒假時間可以做相對集中的SAT備考訓練,效果會好于其他幾場考試;當然,對海外學生或?qū)W制不同的學生來說,則需要自己的具體學校安排,再進行SAT考試規(guī)劃;
3、分手考試,11年級暑假的8月考試為主
目標成績:按托福成績預估,爭取在原有成績上,再提升一個分數(shù)段,30-60分;托福112+分的學生,最后沖一把1550+分;
具體分析:通過前面兩輪SAT考試,正常已經(jīng)會有20-30%的11年級學生,達到理想成績,與SAT分手;剩下的學生,5月/6月以AP或IB考試為主,基本無暇顧及SAT,緊接著就是任務量最飽滿的11年級暑假。
對11年級暑假,我們給學生的建議,是寧可做減法,不要再做加法。即使不算校內(nèi)GPA,標化/活動/文書這三大指標在11年級暑假也是齊頭并進的。每個指標下面還有若干小指標。因此,這個階段,把握住最關鍵的指標即可。具體到SAT考試,還是建議留出2-3周的備考時間,畢竟短時間內(nèi),標劃沖刺出分的可能性是最大的。同時,分手一戰(zhàn),如果沒有分手成功,則可能要在10月最后沖一次,但將比較受限于精力分配;
小結(jié)
人生的路很長,SAT不過是道路上的一個小水坑,小節(jié)點;堅持努力,持續(xù)進步,才是正道,是常理。心存高遠,腳踏實地,則無需過度計較一時的得失。
從往屆學生的成長經(jīng)歷看,有太多學生,即使在美國本科申請階段,SAT在1400+、只申請到top30-50名的學校,也是可以通過大學四年的不懈努力,在研究生階段,最終申請到藤校、甚至大藤的研究生學歷,最終圓了名校夢的。
SAT/ACT資料領取
請直接聯(lián)系Asa老師
#掃碼了解考情或課程噢#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