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GRE閱讀,有這么一個段子,就是曾經(jīng)有老師對學(xué)生說,如果文章完全沒有看懂,題目也沒有看懂,看到題目選項里有qualify這個單詞的,就直接選這個選項,肯定不會錯。
帶qualify的選項,確實在很多題里,就是正確選項,但是不一定。
想和同學(xué)們分享一下,其實關(guān)于GRE填空,也有這么一個單詞,只要選項中出現(xiàn)了,正確的概率就比較大。這個單詞就是inclusive/inclusiveness/inclusion。同樣,只要看到就直接選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。我們通過三個例題來深入了解這個單詞。我們先來看2021年新出現(xiàn)的一個機經(jīng)題,這是一道雙空題。
Nowdays laboratory science is very much a field ,the preserve of those with years of formal scientific training .The practice of field sciences such as geology can seem extraodinarily by contrast .
題目解析:
我們先讀題干:
如今,實驗室科學(xué)還是一個很 的領(lǐng)域,是那些受過很多年正規(guī)訓(xùn)練的人的preserve。而(和實驗室科學(xué))形成對照的是,像地質(zhì)學(xué)這樣的田野科學(xué),可能看起來就特別 。
然后根據(jù)句末的by contrast,我們知道兩個空應(yīng)該填入一對反義詞。但是六個選項中似乎找不到一組反義詞。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大概理解題干中第一句話中的preserve的意思是“某人或某群體的專有活動場所、領(lǐng)域”(a sphere of activity regarded as being reserved for a particular person or group),也就是說preserve這個詞自帶reserved for a particular group的意思,也就是和另一個單詞exclusive的意思差不多。exclusive的意思是“獨有的;獨享的;專用的”(restricted or limited to the person, group, or area concerned)。
而inclusive的意思就是“不排斥其中任何團體的,不排斥任何一方的”(not excluding any section of society or any party involved in something)。所以解開這道題的題眼其實是preserve這個名詞,根據(jù)preserve這個詞本身包含的exclusive的意思,推知第二空應(yīng)該填和exclusive意思大致相反的inclusive,然后還是根據(jù)preserve這個詞本身的意思,順承推知題目想表達的意思是“實驗室科學(xué)是reserved for professional的,而田野科學(xué)是inclusive的,不是professional的人也可以參與”,所以第一空填入professional。
我們再來看一道題,這也是2021年新出現(xiàn)的一個機經(jīng)題。
The Internet is an eternally unfinished monument to , a text that aspires to be as big and multifarious as the world it describes.
A. inclusion
B. self-promotion
C. innovation
D. triviality
E. abstraction
《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》這本書是一本永遠沒有寫完的在包容性方面的典范之作。(作者企圖讓)這本書的內(nèi)容像其所描述的世界(本身)一樣博大寬廣、包羅萬象。
請注意monument的意思是“杰作;典范”(an outstanding, enduring, and memorable example of something)
monument to是固定搭配,意思不是“向……致敬”,而是”在……方面的典范”。
例句:
These recordings are a monument to the art of playing the piano.
這些錄音是鋼琴演奏藝術(shù)的杰作。
解開這道題主要是看到multifarious這個單詞,知道m(xù)ultifarious的意思是“包含很多不同方面的”(having many varied parts or aspects),然后想到inclusive的意思是相近的。
我們再來看一個如果真的“只要看到inclusive就選”,然后就會錯的例子。這是《公版機經(jīng)填空1300題》里的一道題。
Contrary to its reputation for intellectual , the 1950s was a decade exceptionally rich in works of trenchant and far-reaching social criticism.
A. keenness
B. inclusiveness
C. complacency
D. integrity
E. productivity
我們先讀題。
1950年代有這樣一個名聲,就是那十年是知識界 的十年。盡管那十年有這樣一個名聲,但是那十年其實出現(xiàn)了極多(exceptionally rich)文風(fēng)犀利(trenchant)且涉及面廣泛(far-reaching)的社會批評著作。
這道題,很多機構(gòu)給的答案是inclusiveness,這些機構(gòu)的解析是這樣的,說是根據(jù)句首的contrary to,推知前半句話和后半句話意思相反, 應(yīng)該和trenchant取反,trenchant的意思是“尖刻的”,也就是“不包容的”,所以選inclusive(包容的)。
其實這些機構(gòu)找錯了反義詞,在強行解釋。
不能這樣機械去取同取反,而應(yīng)該充分理解原文,實在要找反義詞,應(yīng)該找criticism的反義詞。
1950年代的名聲是,知識界對(社會)感到滿意的十年。實際上呢,那十年其實出現(xiàn)了很多言辭犀利批評社會(的很多個方面)的著作。
對complacent這個詞
韋氏給的定義是 satisfied with how things are and not wanting to change them
牛津給的定義是showing smug or uncritical satisfaction
白話講解:
1950年代有這樣一個名聲,就是那十年是知識界對社會感到滿意(不想改變社會)的十年,而實際上那十年出現(xiàn)了大量社會批評著作(社會批評著作肯定是知識界的人寫的,這些人寫了大量批評社會的著作,說明那十年根本就不應(yīng)該被說成是有intellectual complacency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