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心系上海國際教育圈的家長都看見了這樣一條公告,引發(fā)了一大波熱議:

校方表示:應教委要求、響應雙減政策符合政策導向,和國外名字有關聯(lián)基本都需要整改,從此上海赫德雙語學校正式更名為“上海赫賢學校”。
校方稱英文校名依然是HD,但中文校名去掉了“雙語”,其他沒有變化(依舊是雙語學校)
除了赫德,我們還發(fā)現(xiàn)“上海民辦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”更名為“上海浦東新區(qū)民辦正達外國語小學”。
原來,“民辦學校改名潮”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了。
民辦國際學校”苦不堪言”
去年9月《關于規(guī)范民辦義務教育發(fā)展的意見》《關于規(guī)范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》等新政相繼出臺;

2021年9月1日發(fā)布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》更是對民辦學校的名稱再一步細化,做出更嚴格的要求。

都是哪些國際學校?
去年10月,河南省國際學校圈打響第一槍,民辦學校們集體變更名稱:

康橋學校昆山校區(qū)(原名華東康橋國際學校)
上海協(xié)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(原名上海協(xié)和國際學校)
上?;蒽`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(原名上?;蒽`頓國際學校)
上海虹橋德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(原名上海德國學校)
......
深圳蛇口國際學校(原名深圳市蛇口外籍人員子女學校)
深圳市南山國際學校(原名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員子女學院)
廣東實驗中學順德學校(原名佛山市順德區(qū)東逸灣實驗學校)
......
無錫南外國王國際學校(原名無錫狄邦文理學院)
無錫市民辦輔仁中學(原名無錫市輔成實驗學校)
......
后續(xù)可能還會有更多學校因為政策監(jiān)管的原因進行改名,畢竟“雙減政策”在國際教育圈著實掀起一場“革命”,學校、學生和家長們都因為“搖號招生”、“民轉公”、“公參民”、“公辦民管”等各種名詞頭大!
自此也引發(fā)了不少焦慮,網傳“協(xié)和系”學校也有新動向,“協(xié)和浦東”課程中心或許將率先卷入改名風波,但我們跟校方求證后發(fā)現(xiàn)是謠言一場...
有人說學校改名等于“摘掉名校光環(huán)”,此前的風光或將成為歷史,但我們始終認為,改名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學經驗,不會影響認真辦學和用心教學的老師們。
優(yōu)秀的學校不論改為何名,依舊無法撼動其在家長學生心中以及行業(yè)內的地位;對于教學欠缺的學校來說,這次改革我們正好能夠看出誰在“裸泳”。
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目前要平穩(wěn)心態(tài),
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
目前首要的任務還是回歸理智:
了解升學信息!
選好匹配課程!
擇出適合孩子的國際學校!!
犀牛線上擇校講堂,近20位國際學校大咖云集
滿足大家的擇校知識需求!
 |